>

【經理人觀點】化繁為簡,讓每個營運環節發揮更大綜效

創始於2000年的大同世界科技(以下簡稱『大世科』),前身為大同公司資訊通信業務處,迄今累積逾30年的資通訊產品代理銷售及技術整合服務歷練,客戶遍及電信、金控、製造、媒體、流通、政府及教育研究單位等眾多產業領域,為台灣極少數年營收突破30億元的資通訊系統服務公司。大世科董事長沈柏延,娓娓闡述公司如何借助ERP、CRM等資訊系統,整合既有營運流程,產生最大綜效。

您為大同集團服務多年,從您一開始帶領大世科到現在,您認為大世科有何轉變?

1986年退伍後回來大同公司服務,至今已有30年光景,以前讀書是半工半讀,堪稱是大同「士官班」成員,其間輪調過大同工廠諸多單位;在2000年,原本的大同資訊通信業務處獨立成為『大世科』,我負責的BU單位就此底定,從擔任『大世科』的電腦系統業務處長,隨著營收毛利的成長,爾後升任副總經理、總經理。

『大世科』是資訊技術服務業的專業公司,這是一種三邊的生意型態,上游是代理原廠的產品或解決方案並經由技術移轉生根,下游是透過我們的服務模式銷售予目標客戶;早期原廠對最終客戶的主導力強,身為中間代理商的『大世科』,很輕易就能創造銷售佳績,後來隨著產業環境改變,客戶的資訊環境複雜,逐漸不向單一原廠照單全收,此時『大世科』需要強化整合技術,針對客戶端資訊系統提供技術整合服務,才能爭取客戶認同。所以,我們的業務型態更趨多元,含括整合型方案、單品銷售、售後保固、政府標案、通路事業等不同類別,連帶增加營運管理複雜度;有鑑於此,我升任總經理後,便積極推動管理資訊化,期望藉此提升營運效能。

大世科身為資訊通訊系統建置服務的公司,您認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中,面臨的最大挑戰為何?

我認為無論『大世科』或其他資通訊服務公 司,經常面臨技術變化的挑戰,即是外在環境不斷變遷,尤其時至今日,不管是「ABC」(AI:人工智慧、Big Data:大數據、Cloud:雲端),或「ACI」(AI:人工智慧、Cloud:雲端、IOT:物聯網)等熱門議題,已經匯聚成為數位轉型風潮,對各行各業造成深遠影響。

SI( System Integration:系統整合)即是在客戶端進行最後段(Last Mile)的深度整合服務,『大世科』要想持續提供優質SI服務,就必須與時俱進,提升技術服務,迎合每一時期的科技應用浪潮,並針對系統、儲存、資安、軟體、專業顧問等等不同面向,全面配置完備的技術人才,唯有如此,才能妥善因應接踵而來的挑戰。

目前貴公司已採用SAP CRM近兩年時間,同時也使用SAP ERP。您能談談貴公司內部使用SAP 解決方案的情況嗎?

『大世科』處在承上啟下的中間位置,需要面對上游的原廠、下游的客戶,與原廠合作制定產品推廣策略,再對焦到適合的客戶群;為此『大世科』必須針對人才、產品、區域…等等眾多構面進行縝密佈局,使得從採購、驗收、退貨、銷貨、存貨、備品、呆貨、應收帳款、應付帳款、總帳一直到固定資產等各項營運管理需求,變得愈來愈複雜。例如假使100個業務同仁,每人手上有10個案子,對於公司而言,便意謂有多達1,000個案子需要管理,每一個案件都有不同的進度與成交率,如何協助業務個人及經理人進行管理,壓力之大不在話下。

考量及此,『大世科』在2011年8月導入SAP ERP,以期發揮化繁為簡功效,提升營運管理效率。ERP順利上線後,決定再接再厲引進SAP CRM,並制定兩階段部署計畫,先於2015年建立商機管理系統,依據整合型方案、單品銷售、售後保固、政府標案與通路等不同業務型態的商機進行訂單管理,把商機推進過程,分別設置不同的檢核點及必要完成事項,最後完成的訂單再結合電子表單流程進行請採購作業;其次在2016年建立服務管理系統,透過SAP CRM一舉整合既有的管理系統(包含合約管理、備品管理、派工管理等項目)、加上文字客服系統、知識管理平臺,使得大世科內部CRM客服系統記載每一家用戶端提供服 務的所有歷程,都能藉由單一系統留存詳細記錄,如此即便是新進的客服人員,亦可快速從歷史記錄找出答案,從容回應客戶的疑問與需求。

雲端應用、行動商務、大數據分析儼然已是全球資訊發展趨勢,大世科對於未來相關趨勢有何發展計畫? 面對時下的新興資訊應用議題,公司的技術投入都加以涉獵,而未來著力的重心,將投入在物聯網(IoT)、雲端技術服務及資安領域。目前『大世科』已針對少數幾個場域,推動IoT應用服務方面的專案,期望淬煉出完善的模式,再將之整合包裝為套裝解決方案(Turnkey Solution),即可協助企業快速導入並上線,推廣給更多用戶。譬如現正協助一家知名機車廠商的重型機車產品,佈建車上診斷系統(OBD),藉以持續監測油耗、引擎轉速、溫度、及是否摔車等各種狀態,輔以大數據分析,產生預防保養決策及風險通知。

類似的例子,也發生在本公司自家環境。我們已試行4輛公務車安裝了OBD盒子,不斷蒐集與監控車輛的資訊,作為實施預防保養的參考依據,一旦發展成為最佳應用模式,後續再將適用範圍擴大至所有16輛公務車;此外,我們也進行內部辦公室電力使用監測,並協助大同3C門市導入iBeacon,藉此向會員推播商品訊息。

最後,大世科已成為台灣企業典範之一,是否能請您分享您認為能為台灣企業帶來的價值?

在本業上,本公司的核心使命,向來相當清楚明確,即是「整合全球科技、協助企業增加價值」;不可諱言,所有能夠立足於市場的企業,都一定有其優勢與利基,而大世科期望的,便是幫助客戶引進科技助力,讓既有優勢與利基得以發揮到極致,進而開創新價值。

另大世科始終期望做好兩件事,其一是做好資訊系統的技術本業,加強對軟體應用的投資,其二則是努力針對創新應用(例如:物聯網及雲端應用)進行開發,發展出好的Turnkey Solution,未來期望拓展至海外市場,證明台灣的資通訊應用方案,其實有實力走向產業化、產品化,爭取海外市場客戶的青睞。

Chirman of TSTI

大同世界科技小檔案

成立時間:2000年5月,2004年在台灣上櫃,名列台灣地區服務業500大企業之一。

全球員工人數:超過500人

公司願景:提供雲端技術及整合通訊專業服務,成為台灣最具競爭力的資通訊(ICT)系統建置服務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