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家觀點】面向國際局勢複雜化與區域經貿 SAP 如何助力企業兼具全球化與在地化發展

新聞資訊

面向國際局勢複雜化與區域經貿
SAP 如何助力企業兼具全球化與在地化發展

全球化 (Globalization) x 在地化 (Localization) 全球在地化 (Glocalization)

在當今全球經濟軟著陸,地緣政治與區域經貿的『大變局』下,全球的供應鏈佈局在不斷重新開展與再定義中,既是企業面對全球市場區域洗牌的巨大機遇,也是供應鏈移轉新契機。但在商機與市場開拓的背後,將是一系列的挑戰(如下圖一)。其重點在面對多元衝突與區域經貿的地緣政治 3.0 下(註1),除企業在擴展全球化 (Globalization) 市場時,期望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順利拓展營運,來分散產能、提高韌性外,更需考量在地化 (Localization) 的適應性,包含當地市場特性和法規與稅務要求。SAP 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和商業 AI 解決方案供應商,提供了一系列解決方案,賦能企業實現全球在地化 (Glocalization) (註2) 的企業目標。

圖一、在代工或品牌大廠帶領下,因應地緣政治下區域化發展,供應鏈的整體移動及面臨的挑戰

圖一釋例說明,在代工大廠或品牌所有者的帶領下,因應地緣政治下區域化發展,供應鏈做整體移動。舉例來說,不管是半導體業的美、日、徳,電子產品製造服務 (EMS) 的美、墨、歐、印、東南亞,鞋業的東南亞、印度等,這些都受到成本壓力、政府補助規範及在地生產等因素影響,這迫使大廠帶其上下游整體供應鏈大幅移動 (Offshore),因此所有上下游公司均面臨需要新設據點、拓廠、訂單瞬變、當地人才難尋、各國法規與稅務、禁運規範等變數與難題。

全球在地化的挑戰

根據麥肯錫 2024Q3 的產調報告(註3) 地緣政治不穩定繼續成為全球和國內成長的首要風險,另外,在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2024,聯合發表了一份名為「全球合作風向標」的報告,也強調了地緣政治不穩定對全球合作的影響(註4) ,報告指出,全球合作在過去十年中展現了強大的韌性,但最近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市場不確定性而停滯不前。

“Glocalization”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社會學家羅蘭·羅伯遜(Roland Robertson)在1992年和1995年提出並發展的。放眼當今產業,就如同鴻海的 BOL Build-Operate-Localize 策略(註5),以及張忠謀的全球化世界貿易已死(註6),都是近年來來地緣政治下全球化區域化發展,帶給企業許多機遇、壓力與挑戰的最佳例子。

就如圖二說明,全球化過程由銷售體系的全球化、到資本與人才的全球化,到成本導向或地緣政治所產生的生產全球化。在這市場擴張、降低成本和獲取新技術的過程中,企業全球在地化面臨著諸多挑戰,我們可分為全球化能力需求與本地化能力需求,這些需求目的在於提高在地生產的能力、克服文化差異、法律法規的複雜性,並解決供應鏈管理的困難度,這樣才能根據當地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定制,與法律的遵循。

圖二、企業擴張的過程中,須具備全球化與本地化的能力

對於這全球在地化的需求,SAP的解決方案,對於企業長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與助力,這些影響與助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增強產品和服務的本地化,以及跨境的能力:
    隨著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擴展,以及區域經貿合作的改變,SAP透過隨時跟進國際上最新法規,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本地化能力,來滿足不同地區的需求。這包括支持多語言、多帳本、多幣別和當地法規與稅務,降低跨國財務風險。例如,SAP Localization Hub 提供了針對特定國家/地區的最佳實務和範本,幫助企業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,以地域及區域經貿下,SAP S/4HANA Cloud 對不同國家之間跨境交易的能力與效率提升及各項風險的降低。

  1. 提升雲端解決方案的靈活性:
    全球在地化要求,以及特定國家對資料主權的要求,企業須能夠靈活地部署和管理其 IT 基礎設施。SAP 的雲端解決方案,如 SAP S/4HANA Cloud,提供了靈活的部署選項以及多元設計架構,幫助企業降低 IT 成本並提高營運效率。另外,雲端技術還使企業能夠更快地適應市場變化,並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業務擴展。

  1. 加強數據隱私和合規管理:
    隨著不同地區對數據隱私和合規上的要求日益嚴格,SAP 能確保其解決方案滿足這些要求。例如,SAP 客戶資料雲幫助企業管理全球市場的客戶資料、偏好和同意,確保遵守當地資料保護法規,如歐盟的 GDPR 和加州的 CCPA。

  1. 推動人工智慧的應用:
    全球在地化的需求日增,促使 SAP 不斷推動人工智慧(AI)技術的應用,以提高各地業務營運能力。例如,SAP內建AI最佳實踐於系統中,Joule AI 助理大大提升使用者的方便性,以及SAP AI 平台提供了多種 AI 工具等,這些都是用來幫助企業實現智能決策和流程自動化,從而提高全球營運效率和市場回應速度。

  1. 強化全球供應鏈管理:
    全球在地化下供應鏈變得極其複雜與變動,需要同時考量全球型、區域型、與各地在地化,挑戰企業如何能夠有效管理其全球供應鏈,以應對地緣政治和經濟變化帶來的挑戰。SAP 的全球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,如 SAP 整合業務規劃(IBP)和 SAP Global Track and Trace,提供了即時的供應鏈透明度,以及風險因應韌性和控制力,幫助企業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和供應變化。

  1. 支持區域經貿合作:
    SAP SuccessFactors (SF) 透過員工生命週期角度進行人才永續管理。包含多國法律法規、支援多國語言與在地化內容,幫助企業實現全球在地化。它管理全球福利、薪資和出缺勤,同時適應當地具體情況。允許複雜的組織結構,與本地系統整合等。透過這些功能,SAP SF 讓企業能夠有效地參與和管理其全球員工隊伍,確保不同地區的營運效率和合規性。

  1. 應對地緣政治風險:
    全球在地化使得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地應對地緣政治風險,如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和俄烏衝突。SAP 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分散供應鏈風險,確保業務連續性。例如,SAP 全球貿易服務(GTS)幫助企業管理跨境貿易流程,處理國際間禁運措施,降低處罰和延誤的風險。

  1. 提升客戶體驗:
    全球在地化要求企業能夠提供本地化的客戶體驗,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。SAP C/4HANA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客戶體驗解決方案,幫助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和維護客戶關係,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。

  1. 支持永續發展:
   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重視,SAP 需要提供支持企業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。例如,綠色帳本、產品碳足跡、溫室氣體盤查,以及永續發展中控塔等解決方案,幫助企業管理環境風險,確保合規並推動永續發展。

  1. 持續創新與技術升級:
    全球在地化的需求促使 SAP 持續進行創新與技術升級,以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。這包括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,提升現有解決方案的功能和性能,並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。

結論

全球在地化(Glocalization) 讓SAP 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。透過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本地化能力、推動雲端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應用、加強數據隱私和合規管理、強化全球供應鏈管理、支持區域經貿合作、應對地緣政治風險、提升客戶體驗和支持永續發展,SAP 能夠幫助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取得成功,並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。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,SAP 將繼續致力於創新和技術升級,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,幫助其實現全球在地化的目標。

時事背景說明

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和地緣政治局勢,使得企業在全球在地化方面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。以下是一些時事背景,說明為何企業需要進行全球在地化:

  1.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: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,導致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和不確定性增加。企業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分散供應鏈,以減少風險並確保業務連續性。

  2. 美國大選後的供應鏈影響: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後,川普再次當選,並計劃實施新的貿易關稅與移民政策,川普0聚焦美國製造並延續美國優先,這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,一步加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。

  3. 區域經貿合作:面對地緣政治不穩定,加強區域內合作和整合,來減少對全球市場和政治風險的依賴。包含由過去的歐盟(EU)、美墨加協定(USMCA)(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(NAFTA)),到最近亞太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(RCEP)簽署(2022生效)等。這促進了區域的經濟一體化,提供新市場、降低貿易壁壘機會,帶來跨國營運的熱潮。

  4. 疫後的經濟復甦:COVID-19 大流行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,促使企業重新考慮其供應鏈策略。許多企業開始多元化供應來源,並在不同地區建立本地化的生產和分銷中心,以提高韌性。

  5. 文化和法律適應:在全球市場中,企業需要適應當地的文化和法律環境,以建立信任和品牌忠誠度。通過本地化,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,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。

 

參考資料:

註 1: 地緣政治 3.0 是指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最新階段,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地緣政治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軍事和領土爭端,還包括經濟、科技、金融多方面的競爭和對抗(原文詳見台灣人必修學分,「地緣政治3.0」正在顛覆世界 | 遠見雜誌)

註 2: 英國社會學家羅蘭‧羅伯森(Roland Robertson),於 1994 年在 〈全球化或全球在地化〉(Globalization or Glocalization?) 一文中首度提出「全球在地化」概念,「Glocalization」一詞正是結合了全球化(Globalization)與本土化(Localization)兩字而成。

註 3: 根據 2024Q3 麥肯錫全球經濟狀況調查 (2024年8⽉28⽇⾄9⽉6⽇),65% 和 36% 收訪者認定,未來 12 個月全球成長和國內經濟成長的最大潛在風險,是地緣政治不穩定或衝突。(原文詳見 2024/09/27  Economic outlook, September 2024 | McKinsey)

註 4: 麥肯錫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開發了「全球合作風向標(Global Cooperation Barometer)」。這套風向標包含五大支柱:貿易與資本、創新與科技、氣候與自然、衛生與健康,以及和平與安全。

(麥肯錫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佈“2024年全球合作風向標”——五大支柱,四項戰略 – McKinsey Greater China)

註 5: 原文詳見產業與技術佈局 – 鴻海科技集團

註 6: 原影片詳見台積電成地緣政治必爭之地 張忠謀重申「全球化已死」

 

【作者介紹】

梁瑛芷目前擔任 SAP 產業價值總監,負責向客戶闡述 SAP 理念與智慧企業的價值,協助台灣企業轉型升級,加速落實轉型價值。梁瑛芷小姐深耕產業超過 20 年,經驗涵蓋高科技業、電子業、金融服務業、工程業、消費品與零售業、航空海運等不同行業,擅長協助企業從自我診斷、規劃藍圖到轉型實踐,持續透過數位工具優化與創新商業模式。